上海尧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13917656980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服务热线:13917656980
公司地址:奉贤区八字桥路599号
网址http://:www.yaoge.cn
http://:www.yaoguochina.com
http://:www.食堂餐饮.cn
http://:www.yaoguo餐饮.cn
邮箱:yaoguo@outlook.com

【24节气】 秋分

2016-09-22 11:00来源:尧锅官网作者:尧锅资讯部网址:http://www.yaoguochina.com/col.jsp?id=111浏览数:31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秋分

秋分时节,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


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


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


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


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所谓24节气,是为农忙而生,


但其也是为了提醒我们,


季节气候的变化,


我们也要根据情况的适当调整自己的状态


无论是身体状态,还是精神状态。


秋分养生须知

1、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比如银耳、百合、糯米、莲子、豆类及奶类,但不可一次进食太多,少食多餐。


2、少吹空调风扇。


初秋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经常吹空调、吹风扇,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等,要少受“冷刺激”。


3、避免过早地添加衣物。


初秋,暑热尚未退尽,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用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秋冻”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则应及时增减衣服。“适温”最重要。尤其在关节、腰部、咽喉、颈部等地方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4、多睡1小时。


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身体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就是“秋乏”。此时,就应该相应地调整起居,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睡,不仅可以让人保持精神,还能在冬季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5、多喝水去秋燥。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6、多喝蜂蜜水。


蜂蜜润肺、养肺,秋天经常服用,既可以防秋燥,又能抗衰老。有些人说,这个时候生姜要少吃,其实也不一定。生姜性偏温,对于小感冒发发汗还是比较管用的。


7、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但这个时节人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肠胃功能。


8、喝粥健脾胃补中气。


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和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医生提醒,调理保养身体应该从秋天开始,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能增强抵抗力。



今天22时21分,迎来今年第十六个节气——秋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分到了,意味着正式进入秋季。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当天日夜时间均等,而后夜愈长日愈短。全国大部分地方气温下降快速而明显。凉风习习、碧空澄澈、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秋分的标志性景色。

小伙伴们,准备好去秋游了吗?

多地迎降雨,要添衣保暖

中央气象台预计,21日夜间至24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中北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将有一次小雨或阵雨降水过程,局部地区有中到大雨。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重庆、贵州北部和云南中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有大雨或暴雨。一场秋雨一场寒,提醒大家注意添衣保暖。


秋分三候

雷始收声:秋分之日“雷始收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入地收声。阳光随之衰微。前半秋,秋云逶迤,秋霞烂漫已成告别。后半秋,阴风四起,秋雨缠绵,该秋虫残鸣、红叶伤心了。

蛰虫坯户:后五日“蛰虫坯户”。王安石诗云:“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

水始涸:再五日“水始涸”,涸是干竭,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到秋冬就会干涸。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由于月宫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的传统。

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

吃秋菜

岭南地区,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一种野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在南京,则流行吃“桂花鸭”,用普通的盐水鸭,以桂花卤入味。“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上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粘雀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按习俗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来破坏庄稼。

送秋牛



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品秋蟹



秋分时节,蟹肉肥美。螃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但螃蟹性寒,切勿大量食用。

秋分养生,祛寒养阴

胃部保暖,防止寒凉



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故此时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此外,还要注意忌口,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戒烟戒酒,忌暴饮暴食。

饮食温润,宜食辛酸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燥令伤肺”,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进补有度,切勿过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现在正是秋季进补的好时节,但秋分时节进补,不可太过,要适量。忌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忌慕名进补,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血压升高等;进补应分清虚实,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秋分艾灸,祛除虚寒



眼下天气转凉,燥邪、寒邪、风邪也渐渐增多。而人体毛孔收缩,免疫力下降,怕冷、感冒、咳嗽、腹泻、腰酸背痛、过敏性鼻炎等虚寒病症也随之多发。在秋分当令之时,借助阴阳消长的变化,因势利导实施艾灸,可以有效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温通阳气、祛风散寒、扶助正气、增强免疫力,还能润燥。

早睡早起,起居有常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宜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则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夜愈深,寒气愈重,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适量运动,轻松平缓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调养情志,放松心情



秋季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花木凋零,一部分人容易产生忧郁伤感情绪,导致体内分泌紊乱,产生疾病。因此,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以适应秋天平容之气。此时最适宜的运动莫过于登山,在晴朗的日子里,登高望远,心情愉快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秋分诗词,各具风骚



《和侃法师三绝》

南北朝·庾信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彻,浮云薄未归。

江虹明远饮,峡雨落余飞。

凫雁终高去,熊罴觉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点绛唇》

宋·谢逸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

素练宽衣,仙仗明飞观。

霓裳乱,银桥人散,吹彻昭华管。



《秋分后顿凄冷有感》

宋·陆游

今年秋气早,木落不待黄,

蟋蟀当在宇,遽已近我床。

况我老当逝,且复小彷徉。

岂无一樽酒,亦有书在傍。

饮酒读古书,慨然想黄唐。

耄矣狂未除,谁能药膏肓。

在线客服

官方微信:yg400181857

中文微信搜索:尧锅餐饮

客服热线:400-1818-517

传真:02167107375

邮箱:yaoguo@outlook.com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八字桥路599号

网址:http://www.yaoguochina.com

::http://www.yaoguo餐饮.cn

::http//www.食堂餐饮.cn

::http://www.yaoge.cn


会员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